楼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效研究

天山路社区综合党委

天山路社区内商务楼宇众多,社区综合党委十分重视楼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天山社区楼宇党建工作以“六个便利”服务为抓手,围绕“凝聚力工程”建设,聚力服务楼宇企业和白领,已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次调研将以“进一步提高楼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效性”为主题,深入调查和研究楼宇党建工作开展碰到的困难和楼宇“两新”组织党支部的诉求,探索如何有效化解矛盾、创新工作方法,将楼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得更有成效,“两新”组织支部建设更具规模,活动更具凝聚力,党员更加活跃,发挥作用更大。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天山路社区综合党委及党员服务中心,始终按照区委和社区党工委提出的工作目标,切实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内生活力,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党的组织基础扎实

在天山路社区,“两新”企业具有行业跨度大、地域跨度广、人员流动快等特点,人员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党建工作的艰巨性。当我们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目标后,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夯实党的基础组织。为了保持书记队伍的稳定,综合党委建立了“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数据库,在不少“两新”党组织更换书记的情况下,确保书记队伍不散不乱。

目前,天山路社区27幢楼宇、2个园区,建立了131个“两新”党组织,100多名“两新”组织党员。天山路社区的“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的数量,是长宁区基层社区中最多的。2013年,天山综合党委共走访企业1049家,走访人员1682人次,新建党组织3家,党建覆盖率达到28.6%,在全区名列前茅。截止至10月底,我们共接待来信来访2290 次,为 846人提供咨询服务,共转进党员321人,转出党员125人。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

在天山路社区的“两新”党组织中,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在企业发展、社区建设及为民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胡明胜发挥公司优势,无偿为社会推荐就业;免费为白领青年解答劳动、人事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陈洁放弃了年薪十几万元的岗位,自费开办了自闭症儿童培训中心,投入几十万元的资金帮助自闭症儿童。张劼律师工作室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共同培育并正式成立了上海首个以民间力量致力于民商纠纷调解的民办非企业组织——先行民商调解中心,减轻了政府机关的诉讼压力。

此外,天山路社区综合党委相继建立了16个以“两新”组织党员个人名字或以服务项目命名的党员志愿者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建立六年多来,在各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已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窗口,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以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才能的平台,整合社区资源的载体,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也成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有效载体。

3、活动开展有成效

综合党委整合包括“六个便利”联盟政府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根据社区特点将“六个便利”服务落到实处,参与设计制定了针对楼宇白领和企业的8个方面37项服务内容,安排专人负责,逐一推进落实。16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坚持每周安排人员为社区群众和白领做咨询,积极参与“六个便利”服务。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各方面的“六个便利”服务。如每周日下午2个小时免费为“两新”组织开放,为“两新”白领提供运动场地的健身便利;小西点、DIY 手工编织等学习培训便利;以及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控中心的医生、专家在长房国际、思创大厦、尚嘉中心、虹桥银城等楼宇设点为白领提供的健康便利等,获得白领的支持和喜爱。

二、楼宇党建面临的难题

天山路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还有不少难题寻求破解。

1、部分党组织工作缺乏主动性。天山路社区已经实现了“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等工作目标,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充分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奋发进取、层层推进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两新”组织在建立党组织后,党建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少数企业为组建党组织而建立党组织,不开展活动、不发展党员,缺乏自觉性和活力,不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党员流动大,党组织稳定性不够。通过走访和动员,逐步扩大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看到,由于“两新”组织与国有单位不同,在产权关系、人员关系、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等现象。有的“两新”企业刚建立了党组织,支部书记就突然流动到其他企业,或者原本3人的党支部有一个离开,支部就缺少党员,导致了组织不稳定,工作难以开展。

3、少数党组织边缘化状况仍然存在。近年来,通过各级党组织对“两新”组织政治上的引领,政策上的支持,使企业主认识了党的力量的强大。由于党组织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两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已日益显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边缘化倾向依然存在。有些企业中,党组织在经营决策上缺乏话语权,活动安排上缺乏自主权,经费开支上缺乏支配权的问题仍比较普遍。

4、部分党员主体意识仍显淡漠。近年来,“两新”党组织通过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党组织在企业员工队伍中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作用日益在“两新”组织中得到体现。但不容忽视的是,“两新”组织党员的主体意识淡化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党员的政治理想和信念被企业的经济目标、个人的经济利益所替代,致使一些党员不愿接转组织关系、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不愿过多参与政治,或在党的组织活动中处于应付状态,反映出党员主体意识的缺失。

三、增强楼宇党建有效性的措施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难题,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想方设法进行破解。针对上述部分提出的一些问题,综合党委深入基层,联系党员群众,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存在的部分不足。

1、加强“两新”书记队伍建设推进支部管理

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学习交流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精心打造一支为“两新”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欢迎、为党员群众所满意的复合型书记队伍。激发书记工作热情,通过提高政治待遇、给予书记津贴、增加福利等措施,增强组织党组织书记工作动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检查督促、业绩考评等责任考核制,统一实行建档管理、跟踪管理,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确保“两新”书记能够担起责任,发挥作用。

2、加强党员学习管理制度

强化党员学习教育的观念。经常教育引导党员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学风,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加强正面教育。积极开展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采取上党课、举办形势报告、专题研讨等形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正面教育以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

3、进一步提高党内组织生活有效性

一是讲求实效,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针对社区内“两新”党组织党员中青年党员占多数的特点,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创设一些更适合年轻人爱好及习惯的,更能吸引青年党员积极参与的组织生活形式,如网上支部生活、密室游戏、户外拓展等。通过在丰富、新颖的组织生活形式来提高广大青年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兴趣,以进一步凝聚社区“两新”党组织党员的中坚力量。二是组建“小支部联盟”,增强支部活动有效性。为更好地带动小微支部自转,综合党委创新服务载体,牵头将7名党员以下的小支部建立“小支部联盟”,统一活动,统一学习,解决小支部集中难、活动难的困难。联盟于3月首次开展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和孙中山故居参观活动。“小支部联盟”的开展,使得小支部运转起来,党员之间加强了联系,小支部的活力得以增强。

4、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两新”组织是流动党员分布集中的领域,党员的转入和转出都要认真对待。对于人数较少的支部,党员流动对其影响较大,要全力挖掘潜在党员,以丰富的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吸引潜在党员亮出身份,将关系转入。注重培养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培养、考察,逐步吸收为预备党员,充实支部力量。对于工作调动不适合继续担任书记的同志,应帮助、督促寻找合适的接任人选并做好交接,确保支部工作有序开展。

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和重要途径。社区综合党委和党员服务中心在党工委领导下,将继续坚持以全覆盖为基础,以有效性为目标,以强保障为抓手,以服务为纽带,依靠政府各部门,同心协力破解难题。天山路社区综合党委将不断推进与完善社区“两新”党建工作,为社区大党建与建设和谐天山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