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人心 增强使命 服务百姓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

近年来,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坚持实施“凝聚力工程”,探索“服务群众、服务病人、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实践载体,通过关心群众,不断密切党群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促进医院的持续的发展。

集聚人心增能量,激发服务群众的使命感。

教育党员群众,提升人文的职业素养。党总支开设名人名家讲坛,以“医德与伦理、文明与礼仪、沟通与宽容、团结与协作”为教育重点,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进行政治、医学、管理、人文等四大系列高端讲座。每年举行“复旦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复旦大学青年员工职业素养研修班”、“窗口服务人员案例演示”等分层培训,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努力践行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培育了功能科、产房、妇科、小刘热线等一批优秀团队。全院70%班组分获上海市模范集体、全国和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和区工人先锋号、区文明班组等荣誉称号。

服务党员群众,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党总支不断健全关心人的组织网络,落实党员责任区,形成多途径、多形式与群众沟通的机制,保持党员群众权益诉求和维权渠道畅通,更好地发挥关心群众、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作用。面对繁重的医疗服务压力,党总支改善员工更衣室和休息室,定期安排员工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组织成立羽毛球俱乐部、舞蹈队、瑜珈班和小乐队等兴趣小组;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腾出七十多平米房屋作为职工活动之家,营造一个内部和谐的环境氛围。

激励党员群众,打造争优的骨干队伍。每年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培育各类先进典范。开展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党员服务明星、党员技术能手、党员科研能手和党员优秀管理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助产五比五赛”、“优质服务示范岗”、“门诊“六佳”及“创星级优质服务、创优美诊疗环境”等四大立功竞赛活动,全面动员职工参与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和文明建设,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展示党员群众的先进事迹和职业风采,激励了更多的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激励更多的群众发挥模范作用。三年来,25位党员分获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工作者、市十佳护士、市三八红旗手、区先进个人、区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等称号。

问需于民抓改进,寻求服务病人的源动力。

党总支始终把走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现场-问卷-短信-网络”等多渠道、全方位询问病人的就医感受和服务需求,从中寻求细节服务的改进点和创新点。

在推进分时段预约上下功夫。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党总支带领门诊支部的党员们开展“网络-小刘热线-现场-诊间”多维的预约服务,增加营养、口腔保健、导乐、麻醉等专科门诊,开通小刘服务热线,增加医患沟通渠道。目前,实现专科专家门诊全部实行了预约制,妇科专科预约率达到了80%以上,复诊病人预约率达50%以上,产科门诊的预约率达到100%,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合理地分配使用。

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开展自助挂号、自助充值、自助缴费、自助检查报告打印等服务功能,为患者提供增值的短信提醒服务,患者在预约就诊前一天收到医院的短信提醒;在就诊过程中还可以充分享受短信提供的便利,患者在等候就诊的时候,当排队号少于20人时,短消息将会发于患者的手机上,提醒患者不要错过就诊时间;就诊结束,病人会收到异常检验值的短信提醒,合理安排复诊时间。

在优化服务流程上下功夫。党总支每年开展“优化服务大讨论”,全员参与优化流程的改建。如:整合辅助检查资源,多部门多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开展高峰时段预检挂号一条龙服务,产科一门式就诊服务,检验抽血窗口双向通道等等服务流程的调整,大大减少病人来回往返,缩短了检查等候时间,节约了病人来院的次数。近年来,党总支带领全院职工共优化了流程60余项,门诊的“五化式温馨候诊”、“一条龙服务便民服务”模式,分获上海市世博服务卓越奖和品牌奖;“小刘服务热线”获得市卫生系统文化品牌奖。

在志愿互助服务上下功夫。党总支组织“准妈妈音乐会”、“爱心义卖”等大型公益活动,大力普及妇女儿童健康知识;选派优秀的医务人员援摩、援川、援滇;每年为退休贫困妇女进行普查。同时,为满足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党总支整合社会资源,在区域内率先开展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工作,形成“基地-项目-岗位-活动”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成为医护人员的帮手,医患和谐的润滑剂,营造了“专业志愿者服务社会”、“社会志愿者服务病人”的志愿互助氛围,形成了“准妈妈俱乐部”、“丽康沙龙”等志愿服务品牌。

为民服务铸品牌,创新服务发展的新活力。

开展党员领衔项目。结合医院的发展方向,党总支带领党员们在专业技能、志愿服务和精细管理等领域攻坚克难。在12个党员领衔项目中,“ 每日一线‘四个一’巡视”、“岗位志愿服务”等3个项目获得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十佳党员领衔项目和创先争优党员世博先锋行动十佳项目。同时,各党支部与周边社区开展各种联建共建活动,以关爱困难群体为载体,精心组织策划每年的最佳党日活动,一些以“关爱农民工健康”、“关爱空巢老人”和“关爱特殊群体”的党日题材获得好评,形成党内的文化品牌。

建设优质护理工程。在推进新一轮医改的工作中,党总支带领全院护理党员在服务模式上拓宽,在服务举措上创新,在服务内涵上提升,增加服务对象的有感享受。在温馨“无护工”的基础上,推出亲情化“无陪护”的优质护理服务,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医改的成果。在屡次的院精神文明查房和多次的市区行风检查中,老百姓对护理人员亲情服务赞不绝口,有些病人甚至说“自己儿女都不干得活,护士们在尽心做”。医院荣获2011-2012年度上海市优质护理先进医院,名列全市十家优质护理先进医院行列。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党总支关注百姓的呼声,每年举办主题活动,凝聚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设计“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温馨服务创新奖等实践载体,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增添活力。住院一支部提出设立“术前心理减压区”,医务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共同为等候手术的病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住院二支部开通了“爱心视频”,为出院的产妇传送宝宝的照片;门诊支部开通“早安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官方微博,推出“产科就诊宝典”,使孕妇们在指尖上轻松学到就医流程和健康知识。三年来,党总支共征集到合理化建议、五小发明、温馨服务案例共计120余例,其中2项获市、区卫生系统优化服务金点子奖。

多年来,党总支始终以“三服务”为抓手,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凝聚了党心、凝聚了民心,为创造愉悦的内部环境、和谐的医患关系,持续的医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