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建义工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义工事业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队伍于2011年12月3日正式成立,截止目前,义工登记报名的人数已达2100多名。回顾义工队伍组建的过程,我们深感广泛开展义工服务,不仅能有效地补充政府资源不足,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政治稳定,也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文明城区建设。广大义工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升华了思想情操,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我们围绕组建义工队伍,推动义工服务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发展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义工队伍的组建过程
早在2010年7月,区学会会长、区委书记卞百平同志在召集区委相关部门听取学会工作汇报并开展调研时,提出“长宁区域化大党建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是怎样深化问题,要有思考、有谋划、有办法。学会成立以来提出的‘几个支撑’很有针对性,特别是在队伍支撑方面,可以探索建立义工队伍。”
凝聚力工程学会根据会长的指示精神,积极着手研讨组建义工队伍。学会先后召开秘书处工作务虚会、联络员会议,对学会成立义工队伍问题进行讨论,并先后走访听取副会长意见。2011年6月2日,学会召开了第三次会长会议,对义工队伍的内涵、作用、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一致同意成立“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当时,正在我区巡视的市委第五巡视组组长周箴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他高度赞成学会组建义工队伍的做法,认为这是“凝聚力工程”在形式上的拓展、内涵上的升华、价值上的提升。会长会议后,学会通过网络召开理事会,一致通过成立学会义工队伍,进一步明确了成立的意义和目的。8月4日、8月15日又先后召开分会会长会议和联络员工作会议对组建义工队伍进行了工作部署。12月3日,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正式成立。
二、义工队伍成立的必要性
为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根据区委的工作布署和会长的工作要求,凝聚力工程学会与时俱进的拓展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的做好服务工作,把优化学会、做实分会的要求更有效地加以落实,决定成立学会义工队伍。它的成立,是拓展区域化大党建,发挥凝聚力工程品牌效应的需要;是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的需要;是拓展学会服务功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需要;是整合区域人才、统筹资源的需要;是完善学会支撑体系,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的需要。
学会义工队伍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通过奉献社会,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群体身上传到另一个群体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义工队伍的积极作用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工队伍正是鼓励学会会员单位的人才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打破单位的自我封闭和束缚,进一步提升学会工作的整体效应,提高动员社会的组织能力,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区域单位的服务能力,推进区域大党建出谋划策的能力。
义工是服务员,它的宗旨是服务为先。在为企业、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做好个性化服务;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做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公共治安、公共秩序),并在其中发挥义工作用。
义工是宣传员,义工要自觉地树立宣传意识,围绕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围绕区域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在开展义工服务的同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义工是信息员,义工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信息传递工作。传递的重点是区情、学会、区域队伍的相关信息,同时把区域单位需要服务的重点向有关部门进行传递。
四、义工队伍服务内容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队伍在凝聚力工程学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区志愿者学会的业务指导。义工队伍的成立,延伸了学会的服务功能、拓展了学会的服务项目。它是社会管理创新中公共服务的新队伍,也是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新亮点。
公共服务:按照区委创建全国文明区域和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工作要求,义工参与重点区域的公共卫生、公共治安、公共秩序的管理,根据区文明办设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区域,如中山公园、地铁出入口、航站楼等,参与公共管理服务。
个性服务:针对区域企业和社区群众的需求,设定专项服务内容,涉及法律咨询、金融理财、科学普及、养生保健、文化体育、家电维修、家教辅导等。
五、义工队伍的组成
义工队伍组成要体现广泛性、多元性、代表性和专业性,凝聚力工程学会和分会的会员,均应主动加入义工队伍,成为义工的一员。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可以跨区域,由相关行业和专业的专家、学者加入;根据需求和义工的特长,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可以设定单个项目义工。学会义工队伍的组织框架为,学会组建义工总队,总队组建联络分队,由各会员单位和社区分队的联络员组成;另外组建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科普教育、文化宣讲、就业保障等由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义工队;各社区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城建专业委员会也分别组建义工分队。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4名。总队长由学会区域会员单位(企业)的副会长担任,副总队长由学会的副秘书长等人员担任。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下设18个分队。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社区分队”,由华阳社区、新华社区、江苏社区等10个社区分会义工组建而成。分队长由凝聚力工程学会社区分会的区域会员单位的副会长担任,副分队长由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担任。分队的义工中要有能为社区老百姓提供各类服务的能工巧匠。同时对原有志愿者队伍的资源进行整合。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专业分队”,由各类专业人士组成,涉及银行金融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卫生医疗服务、培训讲座服务等,组建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科普教育、文化宣讲、就业保障5个特色分队。分队长由凝聚力工程学会副会长、理事、委员中,相应的专业人士担任。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联络分队”,由凝聚力工程学会会员单位的联络员组成。分队长由热心联络工作、能为学会工作出谋划策的联络员担任。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青年分队”,由凝聚力工程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组成,分队长由青年专业委员会中合适人选担任。
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总队“城建分队”,由凝聚力工程学会城建专业委员会组成,分队长由城建专业委员会中合适人选担任。
时至今日,义工队伍已经成立,义工服务已经启动,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在义工组织机构建立、队伍人员招募、资源整合利用、服务内涵拓展、方式手段创新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学会义工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己任,着眼于长宁现代化文明城区管理的现实和未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义工行动成为长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亮点、争先创优服务他人的一扇窗口,赢得了社会和市民的赞誉和支持。下一步,我们还将在会长的带领下,开拓性的思考、探索性的工作,从细微处着手,详细设计义工队伍服务和活动项目,加强义工服务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义工服务储蓄银行,打造义工队伍人才库,将这支精品化、精细化、精彩化,集长宁大成,显长宁特色的品牌队伍更好的融入长宁发展大局,共襄长宁美好明天。
(作 者:倪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