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资源,凝聚集体智慧

——在银行工作中对凝聚力工程建设的若干想法

上海银行长宁支行 崔辰轩

凝聚力工程在长宁区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随着社会发展,凝聚力的内涵也正在不断丰富,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长宁区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各行各业区域性基层党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区,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银行业更是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凝聚力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凝聚力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而首要的一点就是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本行业在社会中的基本职能。银行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是一个靠信用立足的行业,经济运转中银行充当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集中管理调配社会上的闲置资金,使货币转化为资本不断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微观看,银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老百姓了解金融、参与金融的窗口。银行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信用,人们因为信任故而愿意将自己的资产交予银行保管,而在金融业风险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这就要求银行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控制风险,保障每一名储户乃至整个城市的金融安全。具体讲,就是在日常经营中严格遵守银行从业人员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章办事,恪守诚信,实事求是,经营透明化公开化,不对客户做虚假宣传;在金融安全上除了做到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还要积极承担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正确引导公众规避金融风险的职责,比如我们每年都有的银行业公众教育日,不定期举行的诸如金融知识进社区、理财沙龙、联合公安部门向市民进行的反假、防范金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的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市民认识金融、健康理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营造一个健康的银行业大环境,而在此过程中,需要的是集体智慧的凝聚,充分利用行业特点、优势、资源,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做到从个体到整体的凝聚,同步发展。在银行工作中,凝聚力建设渗透着方方面面:

一、区域优势紧抓时代机遇

不同于大型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在发展模式上更适合利用地缘优势和自身特点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立足地方、服务中小,发展区域经济。长宁区作为上海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区之一,在金融、地产、科技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招商引资,各类商务楼、住宅区、购物中心、科技园区等都在规划建设中,放眼看去长宁商圈未来的蓝图已初具雏形,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多商机,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可以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一方面,银行为城市建设融资、向各行各业相关企业提供资金,为企业、个人提供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区域的建设也让银行的资金滚动起来,为银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和商机。如何统筹这么多资金的大量进出,用好手里的钱,既要严格把控风险,又要紧跟城市建设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这些问题促使我们要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做到更安全更高效。

二、做好特色履行社会责任

在银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不可被取代的独到之处。作为上海市代发养老金客户数最多的银行,处在上海这一老龄化加速、金融需求日趋增加的城市,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现有资源把凝聚力传递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在针对养老金客户的服务上,我们一直在探索,由于中老年客户的储蓄习惯、理财意识、风险偏好与普通客户的区别很大,除了做好日常养老金发放工作以外,我们也针对这一特定人群推出了各类专属的稳健性理财产品及服务,既考虑到了客户风险偏好,同时又满足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我行特别成立养老金融部,专门负责养老金业务开发管理,又先后开展了“百万老人刷卡无障碍计划”、“啄木鸟导银科普计划”、防范电信诈骗、反假货币宣传等活动,带领广大中老年客户认识金融、提高理财意识,学会用自助机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业务,享受现代生活里的金融便利。通过不懈的努力,许多养老金客户渐渐改变了以往的观念,尝试自己去管理自己的财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特色做好,以此作为优势带动服务水平的提升,挖掘我们产品业务的开发潜力,把养老金业务做成品牌,实现银行效益增长,同时,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把客户凝聚起来,作为本市参与“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努力成为金融行业为老服务的模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三、协调各方提高服务效能

在银行完善自身服务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凝聚社会各方的力量来让我们的工作更为高效。远亲不如近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与邻近的街道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客户群体的特点,大部分来办业务的都是居住在网点附近的中老年人,通过与附近街道社区的合作,银行在提供特殊人群服务、业务产品推广、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更加便利和有效:有些老人身体不便无法亲自办理业务,在联系街道提供相关情况后可以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老年客户办理业务的后顾之忧;每年我们都会有多次金融进社区活动,如理财沙龙、新业务产品营销推广、“啄木鸟”导银计划、防范诈骗及反假货币宣传等,主题繁多内容丰富,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得到很好的反响,在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热情组织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社会公众都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并开始有了一定的金融投资及风险防范意识,逐步正确认识银行理财产品,懂得怎样结合自身特点来选择和合适的产品配置自己的资产。除此之外,我们与公安、消防等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在知识技能培训、演练或是遇到特殊任务时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保证银行正常营业、保障储户和银行人身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这各方面力量的凝聚,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深入到社会中去服务大众,让百姓能更放心地来银行办理业务。

四、团结内部加强行业沟通

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决定了这个团队是否高效,如果成员间能够默契互信合作无间,无疑能创造一个有行动力的集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固然重要,但首先我们要从内部凝聚我们的力量,尤其是凝聚起千千万万的基层岗位工作者。在这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带个好头,党员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也应该注意关心团结身边同事,在紧张的工作中努力融洽大家的关系,为工作同伴带去积极向上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一方面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摩擦,同时互信的环境、员工的默契也更加利于业务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相比银行内部,行业间的凝聚力同样重要,银行业协会的成员既要自律,又要互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多地搭建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行业沟通,增进业务合作,近年来许多银行都联合组成了自己的团体,实现一定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业务合作,还联合举办了各类金融宣传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这种良性发展可以促进银行业成员间互利共赢,加强内部凝聚力,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凝聚力工程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伴随着长宁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加速开发,银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银行的凝聚力建设需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从基层员工的团结、行业间的合作到整合外部资源,这由内而外的层层关系构建起一个网络,每一名基层党员、普通员工都能参与其中,从做好本职工作起,利用身边的优势,用好银行的资源,真正做到凝聚力工程建设中的“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把握时机协调各方,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业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用银行人的集体智慧为城市的发展、凝聚力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