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进融合互动 共同打造商务社区
——关于积极探索建立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的思考
一、背景情况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坚持和发展“凝聚力工程”,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探索建立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打造“六个便利”服务联盟的升级版,以党建引领社会发展,以服务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提升长宁服务软环境,营造便利舒适宜人的商务社区。
二、中山商圈现状分析
这几年,我们围绕长宁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化大党建格局的优势,通过在中山商圈楼宇、园区开展“六个便利”服务活动和示范点的创建,把党的工作渗透到“两新”组织中去,增强了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成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有效抓手。通过联合联手联动,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延伸工作领域,为“两新”组织参与长宁经济社会发展畅通渠道,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成为优化商务环境的有效载体。
1、基本情况。华阳社区现有商务楼宇36幢,“两新”组织2400余家,白领3600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1000名左右,组建了70个“两新”基层党组织,其中独立党支部41个,联合党支部29个,党建覆盖率达27%左右。目前,我们在中山商圈内的13幢商务商业楼宇开展“六个便利”服务60次活动,为楼宇招商、发展、购物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提升了楼宇品质,更增强了党在新社会阶层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提升,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资源,如何发挥党建引领,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融合互动,更好地为企业、员工、购物者服务,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一是企业与社区的互动需进一步扩展。我们在走访楼宇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白领的需求是综合性的,呈个性化、多层面的,需要我们构筑沟通的桥梁,加强双向的交流、互动,仅仅靠综合党委的资源是有限的,还是需要整合社区、社会更多的资源,推进企业与社区构连。
二是社会组织的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华阳社区现有社会组织71家、党员志愿者工作室23家,一直以来,这些社会组织依附街道开展各类活动,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积极性还不够,且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目前,除了繁花之上、我和我们等一些社会些组织能自行运作、自我管理外,多数社会组织还不能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无法有效地开展活动。
三是政策保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在为楼宇园区开展服务活动中,主要还是依靠党建经费进行运作。“六个便利”服务示范点、 “白领餐厅”等方面的建设,除了楼宇、园区管理公司的大力支持外,相关部门也要突破瓶颈,出台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使商务社区的公共服务项目得到保障。
三、工作思考及措施
通过建立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进一步整合社会、社区、园区资源,更好地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搭建一个共建共赢的合作平台。成为深化“六个便利”服务的新途径,推进“三个城区”建设的新抓手,发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新载体。商务社区是指在中山商圈内商务商业楼宇就业人群和购物人群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服务联盟是指服务商务社区企业、员工和购物人群,整合党组织、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组织提供的资源支撑,融合互动、多方共赢的组织载体,切实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综合能力
1、建立四位一体组织架构。成立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联席会议制度,由华阳社区党工委、“凝聚力工程”华阳分会牵头,综合党委负责具体实施,联席会议成员由商务楼宇代表、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组成,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完善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的运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购物、发展软环境,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
2、建立园区、商区、社区“三区”联动机制。围绕社区各类人群需求,优化综合环境,注重整合资源,促进园区、商区、社区各类组织、各方力量的融合互动,实现信息联动、工作联动、活动联动、服务联动的工作机制。
3、开展需求调研。依托法人单位电子联络日志,加强党群部门、相关科室组团式走访楼宇、企业,了解企业、白领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摸清楚他们当前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最希望落实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白领认可、企业认同的服务项目。
4、深化服务项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在继续运作好“低碳环保”、“地铁安全卫士”、“音乐午茶”等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推出一批涉及生活帮困、精神解闷、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价值引领等方面的项目,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搭设平台,推进公共服务项目、民生服务项目落地。
(二)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传递正能量
5、发挥党组织优势。我们将积极整合社区单位、“两新”组织、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力量,提供全方位支撑服务,特别是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一是在“两新”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楼宇党员积极实践“新四百”精神,多渠道地联系、了解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实现社区百姓的微心愿。二是在社区内建立“两新”组织民情档案及企业联系服务工作制度,加强党组织组团式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和企业的工作机制。当企业、党员群众需要服务或解决难题时,党组织服务团队在第一时间即可伸出援助之手,为之排忧解难。三是深入开展楼宇与楼组党组织结对,引导楼宇党组织和党员走出楼宇、走进社区,发挥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拓展工作空间和活动空间。
6、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我们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动员区域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走进社区,扩大对华阳商务社区的服务覆盖,增强社区活力。一是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解决服务人才等方面的能力,为企业搭建交流实践经验、沟通专业信息的平台。二是通过搭建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楼宇物业经理交流平台,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借鉴学习,开阔视野,共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力。三是通过与社会医疗机构合作,走进楼宇,为白领、群众提供养生方面的医疗知识。四是通过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社会力量为楼宇内的白领家庭解决孩子放学后晚托问题,提供教育培训。
7、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要继续加大对具有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扶持和培育,提高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针对在物业管理、矛盾调解、青年交友等方面的需求,在培育“国荣工作室”、“晓东社工师事务所”、“上善益家”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孵化一批新的公益性、志趣性社会组织。
(三)丰富实践载体,提升服务实效
8、营造商务社区公共空间。在继续深化楼宇、园区“六个便利”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山商圈商务社区公共服务空间,为各类人群提供工作空间、活动空间。在楼宇:通过白领餐厅、音乐午茶、休闲吧、健身吧等服务项目,满足白领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企业活动室,加强楼宇白领的沟通交流,增进相互间感情。在社区:通过园区、社区的互联互通,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白领驿站,组织开展“常回家看看”、“红色寻访”等活动,凝聚更多的白领,让他们走出楼宇,走进社区,增强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在社会:通过在商区开展“诚信商户”活动,促进诚信经营,营造良好购物环境;通过认领自强少年帮困助学等慈善活动,使更多的企业、白领可以反哺社会。
9、探索商务社区志愿服务机制。调动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建设一支中山商圈商务社区白领志愿者公益服务队伍,参与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六个便利服务行动、社会公益关爱行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此外,我们要结合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的建立,设计多媒体产业园区、德必易园等参观线路,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楼宇的示范功能,以典型示范引领商务社区服务联盟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楼宇园区的品牌效应。
10、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完善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运作机制,加强与中山商圈文化服务联盟合作,继续开展白领驿站、青年交友等活动,深化“凝聚之夜”、“送菜慰老”、“手工坊”等品牌项目,通过设立一批贴近企业和白领需求的项目,深化、拓展“六个便利”服务,打造企业满意、白领欢迎的服务品牌。一是在商务、商业楼宇的党员服务点设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信访代理、消费者权益等维权服务。二是与沪江网、楼宇物业联手开设“白领书屋”,满足楼宇员工的学习阅读。三是为楼宇白领提供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减轻工作压力,满足多元化需求。此外,还可以为楼宇白领提供交友、理财等更便捷周到的服务。
(四)完善工作支撑,夯实基础工作
11、加强工作保障。为加强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有效运作,我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在不断提高组织支撑、工作支撑、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街道“拾遗补缺”项目进楼宇、园区、商区,另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运用专业手段、专业群体,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确保经费支撑的保障力度。
12、积极探索搭建中山商圈商务社区信息化平台。我们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继续加强“一报一台一站一网一课”建设,结合华阳社区智慧社区的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建设、社会领域党建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应用于中山商圈商务社区的服务中。通过收集中山商圈范围内企业的各类服务资讯资源,将信息发送到进入中山商圈的人群手机中,利用数字化、便捷化的手段即时提供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