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分会与企业共建联建项目运作情况调研
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自2009年12月成立以来,根据学会“信息的平台、服务的桥梁、党建的载体”的功能定位,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探索以共建联建项目化运作的形式,为广大社区群众和会员单位提供各类服务。各社区分会和专委会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各社区和会员单位的特点,开展项目化运作。据调查统计,各社区分会及专委会在开展共建联建中,共有248个项目,其中2011年100个,2012年148个,在居民区工作站层面形成了200多个项目意向。所开展的项目,既有阶段性项目,又有常态长效性项目,涉及文化惠民、实事工程、民生关爱、文明创建、服务企业等多种类型。项目化运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受到广大社区群众和会员单位的好评,也得到了区委领导的肯定。市有关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长宁凝聚力工程学会的项目化运作情况。为了进一步推进项目化运作,把为群众、为企业的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得更好,学会决定把共建联建项目化运作的情况调研,作为2012年学会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自5月份以来,学会调研组深入社区分会、居民区工作站和相关会员单位,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和调研情况统计表等形式,广泛听取社区干部群众和广大会员单位干部员工对项目化运作情况的效果评价、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归纳如下:
一、项目化运作要体现“三个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是市委俞正声书记多次强调的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我们必须始终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的根本指导思想。
学会成立以后,根据“三个导向”的要求,结合各分会实际和会员单位特点,江苏分会率先在2011年年会上提出项目化运作工作思路,推出了“江苏社区金融服务联盟”、“商务楼宇白领青年健康保障服务”等18个项目。并形成了“找准结合点、以项目推动发展,聚焦发展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整合各方资源,既‘为我所用’也‘为他所用’”的工作路径和工作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社区分会围绕问题抓调研,摸清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围绕需求抓服务,对企业和社区群众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进行梳理,分清轻重缓急,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围绕项目运作抓机制,通过不同形式的项目运作情况,总结提炼出项目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有效制度,做到常态化、长效化。
二、项目确定要体现“三个原则”
学会通过项目化运作,将原本相对松散的区域会员单位汇聚到学会分会平台,成为主体明确、职责清晰、目标可期、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共同体。
1、首先是共同关注原则。要以社区群众和区域单位共同关注的问题为着眼点,针对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选择项目、确定项目。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创建文明西大门活动中,学会会长单位虹桥机场公司、理事单位东方航空公司等与所在程桥社区分会联手实施了巩固“文明西大门”创建成果的项目,在项目确定中,广泛动员相关会员单位以主人翁姿态,围绕大局、主动尽责、发挥人才、物质等资源优势,为巩固深化项目出力。
2、其次是双赢原则。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企业、项目签约各方都能从中受益。项目签约各方不是单向付出和输出,而是双向互动,共建联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形成合力共振效应,从而达到双赢和多赢的目的。新泾社区分会在开展“共建联建项目化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双轨联动、双向服务、双赢互动”的项目运作思路。如在与会员单位西郊百联签订的文明共建项目中,做到资源共享,新泾社区活动中心就设在西郊百联地下一层。每逢社区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西郊百联中庭广场,成为活动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周边社区群众纷至沓来。而西郊百联也因各类活动而人气旺盛,带动西郊百联几年来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可操作性原则。项目的目标要求应当实事求是,根据项目大小,实施的时间要求,一般分为阶段性项目和常态、长效性项目。要根据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时调整项目内容。2012年华阳社区分会对原有的项目进行梳理,把“文化大蓬车”、世博自治家园等一批项目,作为常态化运作项目。同时又拓展了中山公园地区文化服务联盟、凝聚青年读书会、进城务工人员关爱凝聚等一批新的项目。
三、项目管理要体现“三个环节”
项目化运作,是一个工程学术语,是近年来引入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概念。在党建共建联建和社会管理创新中,项目化运作是以签约双方的党组织为结对签约的服务主体,以广大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合作项目为载体,以签约双方和受服务单位和群众多方满意为标准,以政治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统一为目标的服务活动和管理过程。
各社区分会在探索实施共建联建项目化运作中,着重抓好组织动员、项目立项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中:一是论证立项。对各有关项目签约单位进行宣传发动,在明确各单位和社区群众的需求的基础上,每年推出一批适合在面上推广的项目,供各会员单位选择参考,同时分会每年初召开年会之际,根据当年的规定项目,提出项目计划,统一向分会上报,经项目论证后,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全面的要求,对项目的政治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进行综合评估,进行项目遴选与取舍,确定的项目在每年分会的年会上正式推出。新华社区分会对社区推出的项目进行梳理,选择出一批适合分会会员单位和社区群众需求和特点的项目供会员单位在确定项目时参考。2012年,华阳分会在分会层面推出32个较为成熟的项目的基础上,又在居民区层面拓展了144个项目意向。二是项目管理。在项目运行中坚持项目认领。虹桥分会在项目管理中实施项目认领,明确具体项目的项目签约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员。项目实施既有总牵头和总负责,又有具体负责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2012年,分别向各会员单位发放资源共享意向书,会员单位积极响应,踊跃认领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强化会员单位的责任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在项目管理中的责任心,保证项目按既定目标实施。在项目化运作中坚持跟踪管理。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做到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反馈协调、处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三是绩效评估。项目实施告一段落或项目实施完毕,要对项目实施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每年在召开年会之前,在项目实施单位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学会和分会根据项目绩效评估的主体是广大社区群众和企业员工的原则,通过发放测评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确定优秀项目并在年会上进行激励表彰。
四、项目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项目化运作是学会和分会近年来的一项探索性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运作过程及运作效果看,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是在项目的内容上,分类还不够明确。项目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应当对项目内容进行分类,从项目实施的时间和空间看,应分为阶段性项目和长效常态性项目;从项目涉及面看,应分为服务企业型、服务社区群众型和优势互补型。建议各社区分会对已有项目进行梳理分类,根据项目内容,实施分类管理。对一些传统的成熟项目,对其内容和形式加以固化形成长效化运作。对一些过时的,效益不佳的项目及时调整,必要时进行淘汰。同时根据形势和需求的变化,及时拓展新项目。
2、是在项目的实施中,管理上缺乏精细化。项目责任人的职责界定不明确,项目实施中动态跟踪管理不够,项目评估缺乏量化指标等问题。项目管理是一个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过程。首先要在项目认领环节上明确签约双方的责任人及其职责界定;其次在项目实施中实施跟踪管理,对项目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协调、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及时处理;最后在项目的评估上,应当体现以社区居民群众和企业广大员工为评估主体的原则。在评估方法上,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估方法。
3、是在项目化运作的制度和机制上,还存在着随意性、不确定性等问题。有待于对项目化运作进行总结提炼,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机制、制度层面,以便使项目化运作更加具有持久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