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区域化大党建的力量

——新华社区创设党建信息新平台推动社区党建“升级”

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新华社区分会

随着区域化大党建的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中“两新组织信息难管理、党群工作绩效难评估、服务企业党政群难联动”等三大难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区党建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上海长宁区新华社区(街道)党工委直面难题,大胆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推动社区党建创新。去年5月,结合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需要和长宁区“一网覆盖”党建系统建设的要求,委托社区单位上海路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新华社区原属于市委组织部党建信息化试点项目的社区党建平台,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改造和功能升级,坚持“破难题、重使用”的基本原则,丰富、充实了“党务日志、统计查询、绩效展示”等功能,从而实现了“四个有利于”的基本目标,即:有利于共享数据、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量化考核、有利于跟踪指导。

建成后的党建信息新平台,已经成为社区党群工作者的“日记本”和“台账簿”;成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日常办公工具;成为街道各部门了解党建工作的“窗口”和“镜子”;也成为街道领导关注、指导党建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本报今日推出专页,系统介绍新华街道党建信息新平台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等,供读者学习、借鉴。

主要特点

党建信息新平台目前主要使用部门包括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工会、团工委。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来源多元性。社区党建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党组织信息、党员信息、驻区单位信息、“两新”组织信息等等,数据庞大、变动性强。为了减少重复采集,在系统设计上面,充分赋予系统数据来源的“多元性”。即:党组织及党员基本信息来源于市管ccpm系统和长宁区“一网覆盖”信息系统,从系统定期导入,基本信息不需再次采集输入。楼宇企业及管理服务信息,主要来源于党群干部、工会干部、团干部等工作台账,一次性导入后,在工作过程中随时采集更新,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

功能设置实用性。在功能设置上,始终把“有利于党群干部的日常应用”放在首位,通过“用起来”带动“维护起来”,从而使平台数据“活起来”。例如,我们增加了“走访日志”和“活动记录”模块,方便党群干部对组织换届、支部活动、党员管理、重点单位服务等党建工作进行记录、分享,分析、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党群干部的维护积极性,日平均更新维护信息达到15条。

信息应用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的基础数据具有连贯性,各类型之间环环相扣,如:党员和单位之间、党工团组织和单位之间紧密相连。二是基础数据和党务管理信息相互链接。如:查询某一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的情况,只要知道单位名称,就可以循环查询到该单位党建、工建、团建信息,以及该单位注册地、参与社区捐赠、接收社区服务等相关活动信息,为各部门信息共享以及系统数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方便。

主要功能

党建信息新平台对社区党建工作而言,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台账管理功能。系统拥有居民区、商务楼宇、实有单位、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工会组织、团组织等8类基础数据库,以及走访日记、活动记录、实事项目、荣誉称号等4个党建工作台账,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台账的电子化,提升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直观展示功能。系统建有党建电子地图,共包含了社区、居民区以及楼宇这三层组织架构,以辖区内17个居民区和48幢商务楼宇为单位,层层展示社区2000多家单位、134个党组织以及4500余名党员的分布情况、便于直观了解企业规模、党建覆盖等详细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直观参考。

查询统计功能。一是自定义查询。通过对各类数据的自由组合,获取所需要的查询结果。党群干部可以任意查询其责任区内的党建覆盖情况、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党员状态(失联、空挂、欠费)等汇总信息,方便跟踪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自动生成各类业务报表。根据工作需要,系统可以自由定制、自动生成各类业务报表。目前,系统共能自动生成党组织及党员统计、党建覆盖情况、企业情况、工会组织建立情况等6张报表。

绩效评估功能。系统通过党建责任区设定、工作台账记录、用户权限管理、自定义查询统计等,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每位党群干部的工作绩效。每位党群干部的工作量以及责任区内党员管理的状况、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走访企业的成效等等,均能被透明化、数字化地展现出来,促进了党群干部间的工作互动和良性竞争。

信息共享功能。系统打破了数据壁垒,能够实现基本数据在街道各部门间的整合和共享,党、工、团等部门所需企业基本数据均可通过该系统一次采集录入,大家共同查询使用,避免了各部门到企业重复上门采集信息的尴尬。下一步,我们将视情况逐步拓展到劳动监察、统计科、经济科、派出所、居委会等相关部门。今后街道各部门均可通过该平台,随时、方便地查询所需企业信息。

破解三大难题

党建信息系统的创建,有效破解了区域化大党建的三大瓶颈性难题,即:“两新”组织信息难管理,党群干部绩效难评估,服务企业党政群难联动

建立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有效破解了“‘两新’组织信息难管理”问题。街道辖区内“两新”组织数量庞大、构成复杂、流动性强,既有本地注册,又有异地注册;既有外资、港澳台企业,又有内资民营机构;既有规模大公司,又有个体工商户,等等,信息来源多头、零星、不完整,而全社区没有一套完整的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这给我们社区党建以及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两新”党建的覆盖率等工作指标始终缺少基础信息支撑,各部门免不了重复采集数据,不仅浪费精力,还会令企业反感。2012年7月,党建信息新平台运行后,我们整合全社区之力,在党员中心、经济科、劳动监察、社区物业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社区“两新”组织数据库、党员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顺利建成,各部门共同维护、共同享用,较好地解决了社区“两新”组织信息难管理的问题。

借助台账管理和自定义查询功能,有效破解“党群干部绩效难评估”问题。以往,我们对于党群干部的考核,主要依靠党群干部的工作汇报,缺乏较为客观的评估标准和依据。通过党建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将党建工作项目化、数字化、透明化,经过比对分析,能较客观、准确地展示每位党群干部的工作强度和绩效。目前,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已经通过该党建平台,对每位党群干部的季度工作进行跟踪和考核,提高了党建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通过“走访日记”流程化管理,有效破解了“服务企业党政群难联动”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人才引进、场地租赁、矛盾纠纷、发展融资等急难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区党政群各部门联手联动。传统的做法,多数是通过电话请求各部门援助,而现在我们可以及时通过党建信息新平台的“走访日记”模块,登记企业需求,请求相关部门帮助,并通过流程流转、信息提醒等功能,第一时间提请办理人给予办理,领导也能及时跟踪管理;系统还能自动统计各部门办理绩效,提高了社区为企业办实事的效率。

对社区党建的三大推动作用

一是社区党建向区域化、社会化拓展的有力抓手。党建工作向区域化拓展,离不开严密的宣传网络和迅即的动员机制。党建信息新平台由于实现了对区域内“两新”组织数据的全覆盖管理;对规模以上单位和社区党建的重点单位,通过联系人信息和社区单位参与共建联建信息的采集录入,较好地满足了社区管理服务向区域化拓展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要求。

二是党员服务中心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平台。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4500多名党员和2000多家单位,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化工作平台,仅靠传统的方法,很难实现规范管理。况且,由于多种原因,党群干部流动性也很大,手工台账往往会因为其本人的流动而遭到流失。现在,有了这个信息平台,管理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所有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参与活动情况、接收服务情况以及党群干部工作绩效情况等等,增强了日常管理的规范化。

三是整合社区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主要整合以下两方面的资源:一是街道各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二是各“两新”组织的自身资源。我们通过单位主营业务、场所资源等,可以有效整合“两新”组织专业资源、场地资源,引导、组织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区域化大党建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线体验

新华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经蓉:作为一名党员服务中心的管理者,我的任务是带领团队提高服务水平。去年,党建信息平台开通以后,每位党群工作者都会把自己每日活动信息、工作照片、实事项目等一一记录起来。对于整个工作团队,它既是一本公开的工作手册,又是一个供大家学习交流的分享站。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我能很直观地了解每一位党群工作者的工作进展,有利于及时作出工作指导和客观评价。哪个支部的关爱行动还没落到实处,哪个支部党员大会的党员出席人数比较多,哪场大型活动社区企业的响应度比较高等等情况,都能从平台上看到。中心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新华街道专职党群工作者周琦:我负责的“两新”党支部共有10个。以前指导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现在通过党建平台的“活动记录”栏目,我就能对全社区60多个“两新”支部开展活动的情况一目了然,还能从照片、信息稿中了解到该活动的策划是否受党员欢迎,并及时把受欢迎的活动推荐给我片区的支部分享。此外,在服务企业中,以前我所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比如,有企业让我推荐可靠的设计公司,我只能挨个问同事。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使我服务支部、服务企业更有了底气了。

新华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夏敏:以往团的组建工作主要依托居委会的青年干事,结果组建的团支部大多规模很小,开展工作也不甚规范。自从有了党建信息系统,我可以即时查询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信息,梳理出团建重点单位。比如,年初我们从党建信息系统了解到员工逾百人的上海大旗快印有限公司没有组建团组织,我们就因地制宜地从企业主营特长入手,在之后开展的“青春印象”摄影比赛时,与公司进行需求对接和合作,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青年员工与社区老干部结对活动。通过服务,最终顺利为该公司组建了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