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长宁区委与上海市律师协会等联合举办 “提升上海软实力、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论坛

2021-08-04

2021年7月23日下午,由民建长宁区委、上海市律师协会、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提升上海软实力、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论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活动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民建长宁区委主委方雷、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朱林海、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民建长宁区委副主委严洁红、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党支部书记顾海等领导现场出席活动。在四川出差的上海市非遗协会会长高春明通过视频出席活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主任林绮主持论坛。

方雷在致辞中表示,长宁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采取诸多有效的保护措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成果。长宁民建作为此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希望在推进非遗保护发展、打好长宁非遗“文化名片”中发挥民建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借助各位专家、嘉宾分享的经验和建议,为夯实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进“旅游+非遗”创新融合、加强文商旅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开辟新的方法和思路。

朱林海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律协下属的会展旅游等相关业务研究委员会针对与非遗保护发展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通过与社会各界进行深入交流学习,继续发挥律协的自身优势及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产业化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高春明在致辞视频中表示,非遗工作不能永久性地做抢救性工作,非遗文化应转化为生产力,以产业化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本次论坛的主题非常有价值且意义非凡。

在主题发言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以“非遗法实施十周年来非遗传承保护的现状和前景”为题,对非遗保护的立法体系建设与制度化建设、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与数据库建设、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等制度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非遗多元化保护模式的探索及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随后,民建区委法治专委会副主任、市律协会展与旅游业务研究委员主任、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钱晔文律师围绕“非遗传承保护的法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主题,从非遗保护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角度,分析了现有非遗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及缺陷,并通过具体案例的裁判情况指出了司法实践中非遗保护存在法律适用依据缺失、传承人保护制度缺乏、知识产权制度运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等实际问题。钱律师最后从我国非遗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非遗保护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立法、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传承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护等方面。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与会嘉宾还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上海市非遗名录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张书嘉、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华凌磊、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许婷、豫园老庙旅行社总经理闵俊、豫园文商灯彩经理魏伊明、携程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钱军以及上海英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法律顾问王立群分别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非遗保护》、《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与冲突解决》两大主题对“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非遗保护”、“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结合与冲突解决”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严洁红提出,数字化转型是非遗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契机,现有法律体系对于非遗传承人创造性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不同非遗形式利用数字化的方式不同相应的制度亦应有所区别、如何与数字化结合使非遗得到更有效的保护等课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圆桌对话中,嘉宾们分别结合自身行业经验,对非遗保护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发表独特的观点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顾海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非遗产业化发展创新路径等问题,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社区保护分中心主任,长宁民建会员,律师代表,“中国网+”、携程国际旅行社、汐梦文化传媒等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关心非遗的社区公众等近1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还通过文化云进行同步直播,2.2万人次同时在线观看了本次论坛的精彩内容。


返回列表 浏览数:14411